您现在的位置是: > 金融

老司机用大白话跟你讲明白“信托”是个神马东西

2023-09-23 23:15:06【金融】6人已围观

简介介绍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20年的今天,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回顾那次金融危机,它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崩溃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又一次滑铁卢,还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有趣的影响。这场危机让更多的中国人更加

介绍

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20年的信托今天,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老司回顾那次金融危机,机用讲明它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大白东西崩溃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又一次滑铁卢,还对我们的话跟生活产生了有趣的影响。这场危机让更多的神马中国人更加关注金融领域,尤其是信托那些马上高考、留学、老司选专业的机用讲明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对金融行业有了认识。大白东西高端& rdquo、话跟& ldquo魅力& rdquo、神马& ldquo不懂& rdquo、信托& ldquo赚更多& rdquo等等,老司等等,机用讲明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不管是哪一种,面对就业的时候,大多数人面对的还是各种行业& ldquo不懂& rdquo所以今天我将带你们参观一家金融机构,它不是银行、经纪公司或保险公司。他的名字是& mdash& mdash信任。

信托是什么鬼东西?

说到信任,综合来说,有三层意思:

信任的行为;信任这样的公司;信任此类产品;首先,信任和保险一样,既是名词也是动词。信托诞生之初,其目的非常明确,即基于对乙方的信任,甲方将其财产委托给乙方保管,简单来说就是& ldquo我信任你,所以把它托付给你& rdquo这就是为什么trust的英文名是& ldquo信任& rdquo,意思是信任。后来信托的目的更加纯粹,就是让那些专业人士为自己管理资产,让资产升值,所以& ldquo受他人委托,代为理财& rdquo想法产生了,这八个字基本上就成了& ldquo描述现代信任行为的词汇。官方术语& rdquo。

从上述信托的基本逻辑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信托至少要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这三个要素。委托人是刚才提到的甲方,是信托财产的原所有人;受托人是乙方,通常是那些有专业管理能力的个人或机构。当今社会,受托人是& ldquo信托公司& rdquo;受益人是最终享受信托投资带来收益的人。受益人可以是委托人本人(称为自益信托),也可以是第三人,如委托人的配偶、父母、子女(这称为他益信托)。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一开始,一个完整的信托行为是先有委托人,后有受托人,也就是委托人必须有委托自己财产的意愿,才去找受托人。受托人拿到委托人的财产后,会想办法让其保值或增值,比如找一些好的项目投资。

在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上,这种逻辑是颠倒的。信托公司先去市场找那些好项目。经过一系列考察,他们认为ok可以投资,然后转身去市场融资。如何筹集资金?信托公司会把这个投资项目打包成一个产品来销售,那么这个产品就变成& ldquo信托产品& rdquo(比如XX信托XX信托计划)。同时,银监会也要求信托产品只面向高净值客户销售,初始投资100万元人民币,不能公开推广(推广即广告)。

信托公司岗位属性的划分

了解了信托运作的基本逻辑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如果去信托公司,你在日常工作中会做些什么?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引入一个概念,就是岗位类型的划分。几乎每一个公司,无论行业还是规模,都可以分为& ldquo前厅业务部& rdquo、& ldquo中国台湾支援部& rdquo、& ldquo后台支持部& rdquo分为三类,每一类的工作性质、考核方式、工作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前台业务部,在管理上,把公司的部门分为两类,一类是收入中心,一类是成本中心。前台业务部门是前者,需要去市场找业务,比如金融市场部、金融投资部、机构业务部等。(在很多信托公司,营业部没有本质区别,各种业务都可以做。他们是有竞争力的,所以部门的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和银行券商不一样)。

他们的薪酬结构和业务份额会占很大比重。如果生意兴隆,年终奖会很丰厚。当然,有提成的岗位也意味着KPI考核也是基于部门的业绩,也就是有业绩压力,部门年收入必须达到一定门槛才能发年终奖,反之亦然,所以前台部门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另外前台平时出差,工作强度通常波动较大。业务来了,就忙。一旦进入投后管理阶段或者没有业务可做,就会相对轻松。总体来说加班不多。

中台部存在的意义是支持业务部门做业务,属于成本中心(不是产生收入,是公司的成本),比如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运营管理部、投后管理部等。这些部门都是坐办公室的,很少出差,加班也是常事(不同公司加班量相差很大)。工资方面,中后台一般年底多发几个月。比如15工资代表12+3,3代表年底三个月以上,不同公司差别很大。

后台部门是指那些支撑整个公司正常运转的部门,几乎任何行业的公司都有,比如财务、人力资源、IT,本文就不做描述了。

信托公司的等级划分

说完岗位,再来说说职级。从整个公司来看,其实整个金融行业差别不大。自上而下依次为:董事长、总裁、副总裁、执行总裁、(总裁助理)、总监、部门总经理、部门副总经理、(部门总经理助理)、高级经理、经理、(主管)、(专员)、助理。括号里的是或不是,其他的一般都是设定好的。不同部门之间的职级头衔会在上述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头衔,如信托经理、风控经理、合规总监等。

再来看看军衔晋升,这肯定是大家都想知道的。进了公司,一般都是助理,帮老师做点事。一般一年后,只要工作不是特别差,就可以升经理。一个经理成为高级经理一般需要2-3年,主要是经验的积累。在互联网上,去找总经理或者副总经理比较难。一方面看你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看公司能不能空出来,你懂的。另外,业务部门的职级含金量相对中后台部门要低一些,因为业务部门主要靠绩效挣钱,而不是靠行政职级。今年业务做得好,公司会给你一秒钟CEO,但是明年业绩不好,这很正常,而中后台只是靠资历积累,这个过程比较慢。

信托从业者每天都在做什么?

我们从一个业务部门招聘的角度,以一个项目从诞生到结束为主线,看他们每天都在做什么。

其实业务部门内部也是有岗位分工的。既然要做生意,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市场上找生意。这个位置叫做& ldquo合同& rdquo而刚入行的白人通常没有这样的资源。业务从哪里来?别怕,还有一个职位叫& ldquo承担& rdquo也就是别人带来业务后,直接做后续工作就行了。毕竟承包要看资源和谈判,一般是组长,一个承包会带好几个承包商。这就是团队的概念。

一个项目通常分为& ldquo尽力而为& rdquo、& ldquo立项& rdquo、& ldquo批准& rdquo、& ldquo交易& rdquo、& ldquo问题& rdquo、& ldquo投票后& rdquo六个阶段。

现在生意来了,恒大地产需要融资5亿,在成都东二环建一个楼盘。这个时候团队会出差到成都考察项目,学名是& ldquo尽职调查& rdquo这是调整阶段:

调查这家开发商的实力,比如通过采访高管了解历史沿革,通过查阅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分析公司财务状况,通过查阅公司章程和企业调查了解股东北京,通过查阅公司各种证照核查开发资质;考察楼盘本身的情况,比如通过地图分析楼盘的位置,查看项目的四证是否齐全,考察整个城市的宏观因素(比如房地产政策,周边楼盘的房价等。),并实地参观施工现场,查看工程建设进度。有很多方法和细节可以做到最好。以上只是举例。做到最好,其实是最能体现一个信托经理业务能力的方式。

之后进入立项阶段,也就是回办公室写立项报告和尽力报告,整理尽力期间获得的各种资料,比如开发商的证照,验资报告,审计报告,项目进度等复印件,项目拍摄的照片。随后,一系列材料提交给风险管理部和法律合规部审核,这是审批阶段。这两个部门要看这个项目风险是否可控,交易是否合规。如果通过,他们会去& ldquo信托审批委员会& rdquo向公司领导汇报,俗称开会,领导会投票决定项目能不能做。如果表决通过,就叫项目会议,交易部分就可以进行了。

在交易阶段,首先,信托经理要亲自书写本次交易涉及的所有合同,如信托贷款合同、土地抵押合同、担保合同等。不用担心,公司一般都会提供合同模板,非法学专业的童鞋也能写得像葫芦画瓢。当然这里要有意识的慢慢积累法律素养,比如法语怎么用,所以基本上做到了。

在合同撰写过程中,通常需要与公司内部法务部门和企业就合同条款进行多次讨价还价。这个过程很恶心。其实就是看谁更强。定稿之后去找开发商签字就完事了。另外,一般项目会涉及抵押、质押等风险控制措施,所以信托管理人也要去国土局、房管局、工商局等地办理抵押、质押手续。一些公司要求所有合同文本必须& ldquo强制公证& rdquo然后还要去公证处公证。总之这部分比较杂,容易泄露,也很考验耐心和细心。

交易阶段结束后,会包装一个信托产品,然后发行产品,这也叫募资或集资。毕竟信托公司本身是没钱的。这5亿从哪里来,当然会从市场上筹集。其实银行卖的理财产品就是这个逻辑。通常有两种方式筹集资金,一种是信托公司直销,另一种是找外部机构代销。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会募集一批销售。他们的任务是在市场上寻找高净值客户,销售营业部打包的信托产品。这就是直销。

代销就是找其他机构,比如银行,第三方理财公司(这几年很热的行业,有机会我再详细告诉你)帮我们卖。这个时候信托经理会去这些机构做路演(或者培训),告诉他们这个产品的细节和亮点,让销售充分了解之后再更好的告诉客户。总之从开始到这个阶段,总体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很多事情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募集期不一样,好的产品需要抢,来晚了就买不到了。底层项目可能挂一个月也没几个人愿意买。募集结束后,信托公司向恒大账户转账5亿元,进入投后管理阶段。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定期打电话给开发商高层做面谈,了解项目进展,定期查看网上是否有舆情,去人民银行发贫困企业的“信用报告”,去法院网查企业是否涉及诉讼等。一些信托公司还要求定期实地考察项目进展。

这个阶段的工作量明显小了很多,很多事情都是有规律的做。另外就是等融资方到期还钱。当然,如果融资方还是不付款,也就是项目有风险,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解锁了隐藏阶段,也就是保全和处置阶段,这个阶段比较尴尬。某种程度上,不良资产的处置能力取决于运气,这是后话。

后记,就业建议和跳槽

信托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mdash& mdash这些非业内人士不熟悉的机构,其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对于毕业生来说,信托公司也是一种值得尝试报考的机构。无论从背景建设、能力提升还是薪酬待遇等方面,大信托公司都不亚于那些头部券商。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全国只有68家信托公司是因为银监会没有放开信托牌照的限制,短时间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这个数字和银行、券商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导致信托公司因其稀缺性,招聘门槛被抬高。中信信托、平安信托、中融信托、光大信托等头部信托公司位列前10。学校不是中国前20,也不是世界前100。研究生也只是,最好有各种证书,但不要求。

专业方面,当然最好是商科专业,不过信托公司对这个没那么在意。我也见过学化学、英语甚至国防的人中招(PS:前提是别人的大学必须中枪)。另外,不仅是信托,还有券商、基金,这些机构都喜欢学理科(注意是理科,不是工科),比如物理、数学等。,而且有时候学理科甚至更有优势。这是头部的信托公司,排名比较靠后。当然各种要求会相对宽松。具体到什么程度,这个因公司而异,每个人都会经历。

大型信托公司一般都聚集在一线城市,其他的至少在省会城市(PS:信托公司没有分公司的概念,只有一个总部),所以我提三个用人建议:

如果你未来打算在北上广深工作,背景还不错,那么大的信托公司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如果想回老家就业,而老家又不是北上广深,那么本省的信托公司(一个省一两家)也可以说是就业的首选;如果你的背景不是特别优秀,可以探索一下排名比较靠后的信托公司。有信托背景的工作经历,对你未来的升职和跳槽会有很大的祝福。

最后说一下非信托公司之间的跳槽:

如果做信托业务,可以去券商、券商子公司、基金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四大AMC、地方AMC、各类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等。,只要业务方向对,银行比较难,银行一般不要非银行的人;如果你在后台,答案还是上述几类机构,但你还是在后台,因为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有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运营管理部等部门;前景和背景可以互换;完全可以离开金融机构,去实体企业。企业需要融资,需要投资,需要风险管理,需要合法合规。这个大家都懂。

关于作者:

国际金融风险经理(FRM)证书。曾就职于头部信托公司,参与房地产、基建等20多个项目,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60亿元。现在致力于财富管理行业,为高净值家庭实现资产配置和财富增值。

本文来自BestU留学俱乐部。

很赞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