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基金
资管新章 - 信托:非标落幕 转“标”赛道开启
2023-09-23 22:06:51【基金】1人已围观
简介经济观察报记者蔡跃坤& ldquo现在很难买到8%以上收益率的信托产品,很多产品的收益率已经跌破6%。& rdquo李女士无奈地叹了口气。李女士是投资信托产品10多年的老客户。谈到投资信托,她也变得谨
经济观察报记者蔡跃坤
& ldquo现在很难买到8%以上收益率的标信托产品,很多产品的资管转赛收益率已经跌破6%。& rdquo李女士无奈地叹了口气。新章信托
李女士是非标投资信托产品10多年的老客户。谈到投资信托,落幕她也变得谨慎了许多。道开她回忆说,标差不多在2017年之前& ldquo零风险。资管转赛,新章信托基本上& ldquo闭上眼睛& rdquo买信托目前信托理财风险频发,非标她还在为一款违约2年以上的落幕产品而奔波,以收回收益。道开
在投资者感受到的标变化背后,信托行业正在经历一场& ldquo急转弯& rdquo。资管转赛
在资深信托从业者陈强看来,新章信托资管新规出台三年多来,整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传统银信合作的通道业务一直在萎缩,非标投资也从去年开始减少,信用风险频发。
& ldquo与2015年相比,信托非标业务火热,目前的非标业务可谓跌入谷底,非常难做。& rdquo近日,工作8年多的西南某信托经理陈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他的团队是房地产业务部。随着今年非标业务的不断收缩,房地产行业持续爆发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
三年半前的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ldquo资产管理新规& rdquo)。根据监管要求,资管新规过渡期原定于2020年底结束,后延期至2021年底正式结束。
资管新规出台三年半以来,信托业作为非标代表,成为资管信托整改的重要子行业之一。根据新规,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不得向客户承诺保证收益,不得以任何形式垫付款项,要求打破刚性兑付。
此外,2020年以来,曾经资产管理规模全国第二的信托业,在严格监管和操作的要求下,掀起了融资类信托持续压降的风暴,开启了从非标到标的转型之路。
不仅是从业者& ldquo陈强& rdquo面对非标压降的压力,信托机构传统的主动管理业务,如政信、房地产等,已经被贴上了非标的标签。在非标压降、标品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业务受到限制,开始面临业绩压力。
2021年12月29日,一位头部受托人向记者坦言,目前业务发展困难,但非标压降政策短期内不会调整,信托机构将长期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
转换不规范,收益率较低,破汇& mdash& mdash成为资管新规背景下信托业发展的关键词。陈强也认为,虽然信托业正在经历阵痛期,但随着信托业回归原来的业务,会健康健康的发展。不少信托业内人士也直言,非标时代已经结束,信托亟待转型,非标招标是大势所趋,信托业应该回归原来的业务。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收益率下滑、信用风险频发、业绩面临压力的信托业正在加速转型,比如加大标准信托业务力度,继续在家族信托等服务类信托业务上发力。
收益率跌至6%以下
资管新规出台三年半来,信托业的一个关键词是& ldquo收益率继续下跌& rdquo。
李女士告诉记者,2015年之前,投资信托风险较低,投资的产品从未出现过逾期。而且收益率基本都在9%以上,个别产品超过10%。目前投资信托产品已经很难找到8%以上收益率的产品,部分产品收益率甚至跌至6%左右。不仅如此,矿井爆炸的风险加大,人们开始谨慎投资。
用益信托统计,2021年11月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06%。期限方面,一年以内(含)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76%;1-2年期(含)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22%;期限在2年以上的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18%。
据李女士回忆,2012年左右,信托产品收益率能达到12%左右;2016年前后,信托产品收益率也下降到7%左右,之后在2018年和2019年上升到8%左右。2020年以来,信托产品收益率再次降至7%左右。如今,一些投资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已经跌破6%。
对此,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晨宇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一,随着融资类信托强监管时代的到来,近期非标资产整体规模大幅缩减,导致市场优质非标资产减少。收益较高的传统非标业务开展难度加大,进而导致整体产品收益率呈下降趋势;其次,随着非标招标的广泛推广,信托公司纷纷尝试用标产品投资信托业务。但由于此类业务发展周期短,经验较少,投研能力有待提高,产品收益率普遍保持在较低水平,影响了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
不仅收益率更低,李女士告诉记者,投资信托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信托产品违约频率增加,不像2017年之前基本以刚兑为主。
2018年,李女士投资了100万的安信信托产品。2020年到期后,她毁约了。现在随着安信信托股权在处置过程中的转让,不仅利息收不回来,本金还要折价兑付。
资管新规也明确要求理财产品要破发。据记者观察,2018年至2021年,信托产品频频违约,非标业务风险逐渐暴露。信托业也在逐步打破刚性兑付。特别是今年以来,房地产风险加剧,房地产信托违约规模明显增加。
对于打破刚性兑付,陈强表示,短期内投资者打破刚性兑付的难度较大,信托机构也面临风险暴露、不良成长、声誉风险等压力。但长期来看,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信托机构& ldquo卖家尽职尽责& rdquo,投资者想要& ldquo买家自负& rdquo。
非标准时代已经过去
除了收益率降低的变化,工作了8年多的资深人士陈强表示,回想过去的非标时间,2017年之前,信托基本都是赎回的,违约的主体比较少,信托回报也高,所以基本都是躺着赚钱。
尤其是在2017年之前,房地产信托因其高收益率成为投资者追捧的产品。陈强表示,房地产企业能够承受的融资成本较高,因此信托收益率也非常可观。之前房地产企业的客户要求前100名,前30名不一定能贷到款。
陈强表示,之前很多机构的信托经理都有& ldquo年薪+奖金& rdquo一百多万,很多金融从业者都羡慕。一位信托业内人士曾向记者透露,业内有很多优秀的信托经理,奖金数百万,一般是30-50万元。企业领导也会有更高的业绩分红。信托机构的地位成为& ldquo金融行业;向伯伯& rdquo。
回顾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的数据变化,2017年底信托业达到最高点26.25万亿元,一度跃居全国资产管理规模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但自资管新规出台后,2018年逐渐下降。
2021年12月1日,中国信托业数据披露,在融资类信托监管趋严、收缩的背景下,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信托业受托管理信托资产余额20.44万亿元,同比下降2%,较二季度末下降0.94%,较2017年四季度末峰值下降22.11%。其中,融资类信托也在三季度继续收缩,规模为3.86万亿元,同比下降35.13%。
对此,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周平表示,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在严格监管的引导下,信托资产规模持续下降。
此外,据记者了解,2021年下半年,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托公司& ldquo两个企业& rdquo《关于压降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压降信托公司通道业务和融资业务。通知称,以2020年末主动管理的融资类信托规模为基准,2021年各信托公司必须继续压减20%左右;另一方面,渠道业务需要实现& ldquo年底前;应该尽可能的清楚,也可以尽可能的清楚& rdquo。
对压降融资信托的监管方向没有改变。
2021年12月29日,上述头部受托人对记者表示,政策方向短期内不会改变,预计2022年上半年会比较困难。
此外,监管要求严格的通道信托业务自2018年以来持续下滑。数据显示,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基金信托规模和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以来同比降幅超过20%。集合资金信托和托管财产信托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反映出信托公司正在积极谋划业务转型。
从信托功能来看,交易管理类信托规模和占比仍居首位但持续下降。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交易管理信托规模为8.55万亿元,同比下降7.38%,环比下降3.6%;交易管理类信托占比41.83%。周平表示,信托在交易管理、投融资等方面的规模和占比变化,表明信托业正在监管的指引下,努力优化业务结构,积极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陈强告诉记者,非标信托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非标业务发展受限。目前他也在考虑跳槽去银行或者其他机构帮忙贷款。毕竟他这么多年对于如何正确识别一个企业主体的风险积累了很多经验。
标准化轨道开口
资管新规出台后,在非标业务发展受限的条件下,标准信托成为信托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观察,不少信托机构在标准化投资领域逐渐加码。12月29日,上述头部行业人士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上海信托投资现金管理类信托产品的宣传图,7日预期年化收益率仅为4.7%。
2021年12月30日,记者致电上海信托客服。客服告诉记者,该产品为现金管理产品,投资方向为大额存单等。,而且风险相对较低。目前提供给客户的浮动利率产品较多,房地产产品较少。
除了上海信托,记者从行业数据中发现,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通道业务继续压缩,非标投资明显减少。2021年,信托标准化投资快速增长。
从整体数据来看,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证券市场是资金信托投资的第二大领域。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3.06万亿元,同比增长38.12%,环比增长9.22%。
其中,股票、债券和基金投资规模分别为0.65万亿元、2.13万亿元和0.2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57.36%和10.75%,占比分别为4.12%、13.60%和1.78%。
数据显示,证券市场信托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的资金信托产品,尤其是投资于债券的资金信托产品,同比大幅增长。
对于标准信托的投资,伊一信托研究员于之表示,标准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主要方向,信托资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债券和基金,其中以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产品为主。信托公司积极发展股票、基金等相对高风险资产,通过TOF等产品分散风险,使产品收益更加稳定可观。
此外,除了标准信托的转型,据记者观察,在2018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监会首次提出& ldquo服务信任& rdquo理念,鼓励信托公司坚持& ldquo发展以委托管理为特征的服务信任& rdquo。服务信托是信托业的创新方向之一。
中诚信托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各类服务类信托中,资产证券化、委托标准信托和家族信托是业务规模较大的三类。
对于转型服务信托的意义,中诚信托也表示,服务信托是信托重要的原生业务,也是信托公司转型的重要方向。在监管中继续推进信托业务& ldquo两压一降& rdquo新环境下,大力发展服务信托业务,对于信托公司扩大业务规模、稳定营业收入、提升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对于转型服务信托,2021年12月29日,上述头部受托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服务信托一开始规模较小,信托收益率较低,很难成为信托利润的主要来源。为保证利润来源,信托机构仍可能在监管范围内继续开展非标业务,加大标准化业务的投资布局。(应投资人要求,文中陈强为化名)
很赞哦!(54196)
上一篇: 信托公司频吃罚单 今年以来罚金超千万
下一篇: 如何理解信托的财产管理功能?